自上周以来,新校区2021级西区开展了“新学期、新课堂”主题教研活动,旨在了解课堂教学实际状况,查看学情、查找问题、积累经验,为高二学年上学期教学工作定好位、做规范。年级管委会成员及相应学科组全程参与了教研活动,学校督导室、教务处相关领导参加了听课活动。?
?
语文学科由马宁宁老师讲授《别了,不列颠尼亚》。文章通过描述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几个场景,记录了象征英国殖民统治的“不列颠尼亚”号驶离中国香港的最后历史时刻。首先播放了关于香港回归的小纪录片,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。然后引导学生从文章标题、选材、语言、报道角度、写作手法等方面分析本文的独到之处。本堂课环节完整紧凑,学生讨论热烈,教师评点精当。不足之处是学生诵读较少;留白整理时间略长。
?
数学学科由张涛老师讲授了《直线的方程》,课堂环节完整,从直线的方程引入到点斜式方程的推导比较流畅,学生讨论组织到位,学生参与度高,概念和题目设计比较合理,课堂气氛活跃。同时概念定理的引入可以再精简些,给学生设置讨论问题应再明确;课堂留白较少;教师语言组织应该再明确精简,少使用生活化用语。
?
?
英语学科由管君如老师执教,授课内容为试卷中读后续写的入门点拨及解题方法指导,鉴于学生处于读后续写题型练习的初始阶段,这节课先从考纲题型要求、阅卷评分标准入手,分别从解题思路及对应手法方面进行了初步解析,包括reading读什么,thinking想什么,writing写什么,指导中具体例子的结合运用可以达到让学生深度理解的效果,课堂基本完成预期目标。本节课堂环节较流畅,但留白时间较短,没有在课堂内完成学生习得的呈现,是本节课的遗憾,适当减少点对点复习过程应该可以让课堂更紧凑一些。?
?
物理由刘德才老师讲解了周清试题,重点对于物理电学实验一部分问题做了详细考查,在一些重要的考点上做了详细的逻辑思维的培训。
?
化学组郭欣丽老师充分利用多媒体,引导学生认识了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、影响因素及其应用。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,师生配合良好,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。但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规划课堂的容量,注意把握课堂的节奏,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性,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落实上多下功夫。
?
生物研讨课讲解周末检测试题,本次试题涉及选择性必修一前两章的知识。张婉莹老师首先认真分析了这次考试中出现的基础知识问题,并总结归纳出来,以判断题和听写的形式呈现在学案上,让学生对基础知识加深印象,扎实基础。讨论高频错题,学生讲解,老师归纳总结,教授做题方法。最后变式训练,举一反三,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。
?
政治组王利老师主要讲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、特点及其当代价值,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较多,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检查。本节课时间把握恰到好处,学生活动形式多样,有集体讨论、成果展示、知识抢答等,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,但是,讨论的问题简单化,建议增加一定难度,增强讨论的必要性和针对性。
?
历史组刘金燕老师的历史课节奏明快,科学高效;师生互动,教学相长;方式多样,参与积极;课堂激励,气氛活跃。同时要注重重点知识深挖,激发深度思考;适当拓宽知识视野,补充学术前沿知识;多读书,多运用,生成底蕴深厚的课堂。
?
地理授课内容为《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》,是上一节原理内容的应用。刘芳老师以东非高原野生动物迁徙引入新课,并在气压带风带性质基础上展开了教学。整堂课以“案例,分析,小结”为基本模式,从三大方面带领学生们学习了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,循循善诱,层层衔接,把相关气候案例落实得非常到位,学生掌握情况良好。并且通过小组合作,总结归纳了全球主要气候的分布规律和成因,实现了原理上的升华。但是课堂时间把握有些前松后紧,老师带领学生们学习的多,学生自主活动和相应的习题巩固不足,需要改进。同时分析某地成为面积最大的气候分布区时,课件没能分条,需要通过分条习惯提升学生们对知识点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认知,从而更好得为以后解决问题提供思路。
?
周五下午,年级及时召开了教研课分析会,会上执教老师分享了本节课的备课过程、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后反思,并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细致的分析,制定改进措施。年级管委会和备课组长老师从教学设计、备课深度、课堂状态、课堂落实、学生活动等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,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功底深厚,完全具备掌控课堂的能力,继续加强教学设计环节,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。最后强调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,抓课堂、抓学生,才能抓得住成绩。
图文:各学科组
编辑:陈学娟 孙静
审核:孔繁强 马英